幾千年深厚的歷史沉淀,孕育出博大的中華飲食文化,酒文化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環(huán),無數金句名篇,典故佳話因酒而千古傳唱。說到酒,總是繞不開盛酒的器皿,無論是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的絢爛綺麗,還是“一壺濁酒喜相逢”的超然淡泊,那些或華美、或素雅的酒器,為酒這種民族手作賦予了豐富多姿的人文光彩。器以載道,酒韻流芳,讓我們沿著酒器發(fā)展脈絡,品鑒沉淀于杯盞中的傳世醇香。
千年酒器傳承,千載美酒醇香
遠古時期,華夏先民們在實踐中學會了用火,自此結束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,逐漸步入農耕時代。在一些氣候環(huán)境優(yōu)越、社會發(fā)展水平較高的地域,人們以多余的糧食為原料進行釀酒,進而生產出早期的盛酒器具,稻作文明悠遠的江西便是其中的典型。
位于亞熱帶的江西氣候溫潤,水系發(fā)達,中北部的鄱陽湖平原土地尤為肥沃,贛江水系撫育出飽滿營養(yǎng)的贛鄱大米,成為釀酒的天賜原材。隨著筑衛(wèi)城、營盤里等新石器時代歷史文化遺址的發(fā)現(xiàn),樟樹作為江南早期文明中心的神秘面紗被逐漸揭開;從1956年起,專家針對這些遺址進行考古發(fā)掘,出土了碳化秈稻,以及陶杯、陶鬶、陶碗等酒器,此類酒器為陶土燒制,造型樸素,偏實用性。
至商周時期,江西的酒文化發(fā)展持續(xù)繁榮。1973年,樟樹市山前鄉(xiāng)吳城村的吳城遺址被發(fā)掘,該文明距今3500年前,為長江以南發(fā)現(xiàn)的第一個青銅文化遺址。遺址內出土了陶杯、陶壺、青銅斝、青銅樽、青銅爵等酒器,及大量鑄造酒器的石范,其中青銅酒器尤為精致,造型古樸莊重,紋理典雅神秘,應用了塊范法、分鑄法、焊接法等先進的青銅鑄造技藝,展現(xiàn)出“商人重酒”的風尚。此時,酒器也開始從一般的飲食器具中分化出來,成為飲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,并成為祭祀活動中司空見慣的禮器。
秦漢時期,酒器進一步發(fā)展。2011年,位于江西南昌的西漢?;韬钅惯z址被發(fā)掘,作為中國南方面積zui大的漢代列候等級墓葬,出土了青銅壺、青銅鐎、漆耳杯、漆壺等大量酒器,以耳杯為代表的漆酒器在上流社會中尤為風行。漢末至魏晉南北朝,中原持續(xù)動蕩,直至隋唐之際,造型雅致、紋理華麗的陶瓷開始盛行,中國的酒器發(fā)展迎來新的繁榮期,并影響至今。
陶瓷酒器備受鐘愛,東方美學歷久彌新
陶瓷被譽為“白色金子”,與陶器、青銅器、漆器相比,它的可塑性和裝飾性更強,造型千變萬化,不拘一格。文化自信包容的唐朝,陶瓷酒器融合了中外藝術之精髓,博大清新,華麗豐滿;宋元時期,民窯酒器蓬勃發(fā)展,瓜棱瓶、玉壺春瓶、弦紋瓶等門類齊全,中原文化的淡雅風與塞外民族的豪放風交相輝映;明清時,又出現(xiàn)了青花、斗彩、琺瑯彩等精美工藝。眾多瓷制酒器中,產自江西景德鎮(zhèn)的瓷器以“白如玉,明如鏡,薄如紙,聲如磬”的優(yōu)勢廣受官方和民間的推崇,并遠銷海外,被歐洲皇室奉為奇珍。
將芬芳馥郁的佳釀裝入瓷瓶,酒液仿佛也有了詩的靈性。越來越多追求高雅格調的中國飲者,偏愛以瓷為器,盡興暢飲。而除了意境外,陶瓷盛酒本身也有獨特妙用,由于瓷瓶導熱慢,不透光,宜于保持酒質優(yōu)良,同時,瓷瓶吸水率小,得以避免酒液揮發(fā)。
時至今日,不少高檔白酒都選用陶瓷材質的酒瓶。在“酒鄉(xiāng)”樟樹誕生的江西白酒龍頭品牌——四特酒,旗下高端產品四特十五年系列,包裝便為玉蘭花造型的瓷瓶。玉蘭花有高潔、芬芳、純潔的內涵,代表著君子的高尚品格,瓷瓶由景德鎮(zhèn)陶瓷名家經60多道工序匠心打磨,歷70多小時生產成型,每一件成品均需33天以上的時間才可完成,精心雕琢,閱歷時光,才得以成就一件實用性與藝術性兼?zhèn)涞母哐牌魑铩?/p>
瓷瓶裝好酒,不僅格調高雅,更有獨特的儀式感。與普通的酒瓶不同,四特十五年需要將頂端兩側的小球同時敲開才能倒出,當微黃透明、晶瑩剔透的酒液傾瀉而出,陳香、花香、糧香的復合香氣沁入鼻息,再品時,飲者會在綿甜柔順的口感中進一步感受到“酒中真君子,人生真性情”的妙意。無論是家常宴飲還是高端會議,四特十五年總是能為現(xiàn)場增添一分別樣的東方酒文化情懷。
如今,四特十五年已更新到了第五代,酒體優(yōu)化,口感升級,不變的是白潔典雅的陶瓷瓶身,以及孜孜不倦的匠心精神,一如傳承千年的中華酒文化,氣和味在變,不變的是人們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堅守。
來源:中國酒志網